艺术家推介Recommended更多>>

茅台国韵系列葡萄酒精心调配酿造,适合日常饮用、员工福利(M10),喜庆婚宴、公司庆典(M30),孝敬长辈、高端客户馈赠(M35)

────────────────

【以下内页广告位】

您当前的位置:艺术视点​网 - 专题资讯
 

中国书画名家秦理斌艺术人生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5/01/23|作者:艺术视点网|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www.ceccen.com|浏览:720次

   笔者感受到的秦理斌先生,是一个有着温和而略带忧郁气质的书法艺术家。他的声音亲和而彬彬有礼,加之有条不紊的思维和平缓沉稳的语速,让记者倏然间想到一个称谓——学者型书法。

中国书画名家秦理斌艺术人生访谈录

秦理斌

   秦理斌先生笔名文杉,别号陇南子。1955年出生于甘肃礼县一个普通农家。他从小就爱书法。但当时的条件艰苦,并无名家碑贴可参看.虽然幼时生活贫困,但家乡的山清水秀却一直滋养着幼年秦理斌的天赋秉性。让他在自然山川勾勒的墨卷中熏冶出心领神会的艺术灵悟。在上小学,中学时无论在校内、校外,只要看到一幅写得好的字,他都会心摹手追,刻苦修习,这种对书法的着迷和孜孜不倦地追求也奠定了他日后享誉书坛的艺术基础。

   理法兼备 收纵有度

   秦理斌先生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书法,是在兰州上大学之后,求知的如饥似渴,使他从不疲于遍临诸家碑帖之事。晋之“二王”;唐之颜柳;宋之苏、黄、米、蔡;魏碑等他都精心研摹,也因此而有了深切的感悟。

   “从事任何艺术,都要有一种根本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属于自己的看家本领。书法艺术也是一样。同样,要有形成个人风格的根基依托。

   秦理斌先生楷、行、隶、草兼擅,尤其行书颇具风范。行楷虽承右军之晋人潇洒游怀,但却有颜氏之端严清朗。他把“魏晋风度”和“唐人尚法”两个不同时期的书法特色结合到一起,且以渊厚学养将二者熔融于自我之笔端。观其书作,结字外纵内敛,疏朗潇散;字体精神饱满,筋骨劲健;运笔顾盼相映,脉络连贯,对粗重轻细之变化收纵有度,故使情趣迥然;用墨浓淡相宜,呈千变万化之姿态。作品中所展现的严谨,源自书写者一丝不苟的习研态度,而其中疏阔之情致,则是其性情中对纵逸不羁的洒放追求。能有如此造诣,源于其师古不泥古,爱今不逐流的学书理念和实践。

   “继承,就是学习古人的精髓。在正确观念指导下,掌握书法共性要求中最基本的技法。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入行’,不能老是‘门外汉’。基本功一定要练好,首先要在水平上能跟古人接近、拉平,这是种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是必须得具备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今后的高度。对于创新,是很难找到一种通用的标准的。因为人与人的成长环境,个性不一样,学养底蕴也不同,所以,在艺术创作的领域,只看谁更高明,谁就能引领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不管怎么创新,都不能偏离汉字本质的书写。这就是根基,也是汉字书法创作的底线”

   秦理斌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研创,始终都本着一种顺其自然的,质朴的观点,从他的笔墨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去刻意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独彰,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承传师法的同时更未曾囿于古人范式,而依旧葆有鲜明的自我逸格。诚然,“风格”是不必刻意追寻,因是自我本身就早已具备的个性风貌。这一点,秦先生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就已深知此要。故,对于创新的理念和心态,秦理斌亦能有自然平和的观点。

中国书画名家秦理斌艺术人生访谈录

秦理斌作品1

   “创新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功底非常好的,但又能融入作者本身所处时代精神的,这样的艺术家和作品都非常难得。另一种就是传统底子比较薄的,却急于树立自我风格的,这样的就比较容易跑偏。而急于求成的很多艺术家,也是受到了当今书画艺术市场化的影响。使得一些人急于求成,心气浮躁。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不必苛求,也不必大惊小怪,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以平常心客观的看待即可。至于作品的好坏,艺术水准的高低,其实在大众心里也都是有评判的。好的自然会传世,糟粕也就随着历史发展而消失了。”

   秦先生的学养,总能让人感受一种取道中庸的恒守,关照于作品,便有脱俗清静,远离尘嚣的明澈致远。他的行草之作便是能充分彰显此特点之佳品。行草本就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是规范与挥洒相合的体例,笔墨纯熟后的书家,自然会游刃于心中成法。唐张怀瓘《六体书论》中云:“ 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可见,最终决定作品意境的,还在于“神会”之凌驾。观看秦理斌先生之作,亦是游怀于自我抒发的性情中。他的笔墨纯熟自不必说,在其流畅的笔线中却渗透着古拙清雅的韵致,让作品看起来不流于圆熟的俗庸,且结体疏阔开张,体式拓展,神气外露而精气内含,在血肉丰腴的字形中显现出力透纸背的沉厚功底。观之不仅有一种直透心底的酣畅淋漓,更能抚平躁郁,启唤着人们内心淡泊澄远的潜性。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秦理斌先生的作品就多次在省级和全国的书法展览、比赛中脱颖而出。多次入选国家级书法展览,曾40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其它等多次奖励。曾在2012年5月19日在兰州举办“龙舞墨韵”——秦理斌个人书法作品展;6月8日在香港举办“九龙腾飞华夏呈祥”——秦理斌、何学斌、张宪文书画艺术交流邀请展。2013年1月16日在广州举办“龙舞墨韵”——秦理斌书法作品展、2014年12月6日在河南“龙都”濮阳举办“龙舞墨韵——秦理斌书法作品展”等,每次展出,都是轰动当地,好评如潮。

   成就斐然 不止研求

   秦理斌先生现仍在兰州大学工作,任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现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委员会主任,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书画研究院顾问,甘肃省丝绸之路协会顾问。曾任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尧山杯”新人展评审委员等。

   他的作品曾参展过《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国家级大展。作品及个人传记被收入多种辞典和作品集,曾被《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及其它新闻媒体做专题介绍或发表作品,兼工硬笔书法,善榜书。曾应邀赴日本、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法国、德国、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进行书法展览、讲学及艺术交流访问。

   虽然,如今的秦理斌先生已是功成名就,但他的胸怀,却并不止于仅仅满足自身功绩。他深知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凭靠自己一丝绵薄力量的呼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所贡献。

中国书画名家秦理斌艺术人生访谈录

秦理斌作品2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大家生活也都好了,从政府到老百姓,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回归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认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血脉精神的延续,是民族情感的归宿,更是民族尊严的体现,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根本。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是希望,我通过自身努力,能为书法艺术的大范围普及做点事情,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其中,而不是只有一些小众的专家和书法家在玩儿。群众基础很重要,不管写不写,或者写得好不好,都在其次,重要的是唤起更多人的热爱、关注和参与。基础广了,涌现出的人才自然就更多,‘百花齐放’就能促进她更好地发展”

   笔者在想,如果回到原点来看秦理斌的艺术成就,似乎是由感恩之心生发出的不懈努力让他获得了今日的荣誉。而他的艺术征程,也将在一种永“不知足”的状态中得到更多福报。

   “其实我觉得,艺术人生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书法这个职业,我就是选择了一种平缓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一直从事的都是喜欢的职业,那么我就一定要把能力发挥到极致,做到最好。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但艺术又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我当然会去尽最大的努力接近‘完美’。创作出更多大众喜爱的艺术作品。”笔者感受着秦理斌先生的平和与愉悦,同时,也被他追求极致的执着所感动。相信他的不辍研索,不仅能使其艺术水平更臻完善,他的书艺魅力也将会在当今书坛写下辉煌篇章!

相关阅读
 

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 版权所有,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