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推介Recommended更多>>

茅台国韵系列葡萄酒精心调配酿造,适合日常饮用、员工福利(M10),喜庆婚宴、公司庆典(M30),孝敬长辈、高端客户馈赠(M35)

────────────────

【以下内页广告位】

您当前的位置:艺术视点​网 - 专题资讯
 

中国书画名家陈仕镜艺术人生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5/01/23|作者:艺术视点网|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www.ceccen.com|浏览:515次

   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个人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在国画家陈仕镜先生的艺术生涯中,虽然并没有什么传奇故事,但在他的成长历程里,家乡生动的一山一水却是陶冶出其艺术性情的发源地。面对已是“古稀”之年的陈老先生,记者能够从他脸上看到饱经沧桑的岁月痕迹,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一种洗尽铅华,平和淡远而泰然自若的胸怀。随着访谈的深入,随着陈老先生的娓娓道来,笔者用心体会着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浓浓厚爱,对国画艺术的挚爱情深。

陈仕镜

陈仕镜

   榕树情缘

   陈仕镜1942年出生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一个名叫银壁头的地方。那里十分偏僻,当地人的生活条件也相当恶劣。陈仕镜是由祖父祖母抚养长大的,在极其困苦的农民家中,在仅能摆放一张小床和一张小桌,四面被烟熏得黑黑的破烂土壁的木房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和其他书画家一样,在陈仕镜的艺术生涯中,有着生活的磨砺和为着理想的打拼。但不论身在何处,他的情结,他的眷恋,他的理想,他的事业,则深深牵绊于家门前那几棵“亭亭如盖”的大榕树。

   陈仕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离家不远处有座石桥,桥的西北边生长着一棵大榕树,他幼年时的惟一乐趣,便是在夏夜时,坐在大榕树下听老人说古道今。每到那时,大榕树的周围便会坐满乡亲。粗大的树根插入河泥,小孩子们能从树底部洞穴爬到树干上玩耍,桥南边一座木房内的大榕树破顶而出,树根盘结在房子里,树冠伸出屋顶,与另一棵连结在一起,孩子们可以从这两棵相通的树枝上自由攀爬玩耍。河面上有捕鱼虾的人们,草坪上还有牛群。他常常捡起白色石子,对着榕树、对着牛群、对着桥外停泊着的许多渔船在地上随心所欲地涂涂画画。家乡的榕树和风土人情,深深烙印在陈仕镜内心,他常常在榕树枝叶间卧游冥想,与它们默默对话,抚慰心灵,感悟生命,也探寻艺术。

   “我最喜欢画的就是榕树,当地人称为风水树而受到保护,童年的時候,我家门前两棵大榕树就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家乡的杨家溪大榕树群,天然布局,榕树王和榕树群,大小排列,粗大根部、树干和細小树枝,交错纵横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榕树是独木可成林的树种,是人们观赏和乘凉的好去处、是鸟类的天堂。这些榕树组成了八闽大地一道道极其美丽,独特的风景线。”

   榕树叶绿苍翠,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气根蜿蜒下垂,蔓根盘根错节,块根古态盎然,自古被誉为强大生命力的象征。陈仕镜对于榕树的情结,除了成长岁月中朝夕相伴的日久情深,恐怕更有在不知不觉中早已“长”在心里的,与榕树相合的那种坚韧不拔,生气郁勃的内质精神。

中国书画名家陈仕镜艺术人生访谈录

陈仕镜作品《板桥醉竹我醉榕》

   陈仕镜至今难忘的,是他在邮电所参加工作后当上区乡投递员后的一个山雨瓢泼,道路泥泞的夜晚。次日早晨他肩挑着笨重的邮袋,在布滿淤泥的山间小道赶路,在过溪时一脚踩空,被激流冲出三米多远。为了保护邮件,他尽力挣扎爬到对岸,把邮件送到农户手中,当夜带着湿透的衣裤投宿在乡村,终因寒湿浸透,发起髙烧。但这一病,仿佛把他骨子里坚毅的,虽苦犹乐的“榕树精神”激发而出,与此同时,他的创作灵感也悄然而至。第二天回到家里,陈仕镜便起稿画了一幅《溪山新雨后》的四尺山水国画,反映了乡邮递员艰辛而光荣的工作,并参加县里举办的美术展览,受到了观者好评。

   当年,陈仕镜每天要往返七十多里邮路,他把所经过的二百多个自然村落,农舍、牛栏、农耕、谷场、茶园、水电站、渠道等地所反映的农民们的生活方式都一一记录下来,不论是“誰提彩练当空舞”的村头路口,或置身于枫叶林和参天古榕群,还是夜间静听瀑布“飞流直下”的振耳雷鸣,哪怕是面对山坡背后冲出的几只水牛,把他挤到大约七八米深的泥洼中,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拿出画笔,把在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铭记于心,汇诸于笔。用陈仕镜先生的话来讲,这是一条艰辛而又美丽的道路。在这些风景如画的地方,他创作出《纬絲潭赛笩》《杨溪古榕甲天下》、《杨溪古榕群》、《杨溪大盆景》、《纬絲潭秋光》、《停车坐爰枫林晩》等作品以及许多写生稿。

   “我把这方圆百余里的自然山川作为写生的基地,把之前学过的传统技法溶化、渗透到对大自然写生中,摸索出自已的画法,创作出有自已风格的作品。”

   艺术绽放

   陈仕镜先生学画并非科班出身,他的艺术修习完全源于自学,起初主要临摹具有浓厚文人画特质的梅兰竹菊等,后又临习芥子园山水。对马远、刘松年、范宽、夏圭、黄公望、王蒙、唐寅、龚贤、石涛以及现代的贺天健、胡佩衡、秦仲文等的画法都作了摹习。他最终把学之所得都荟萃于最为钟爱的榕树题材。

   “榕树的根部、树干、树洞、树冠的相互穿插、树干上笞藓、寄生物、疤痕、藤萝垂须、树叶等等都曾经把我难住了。我画榕树得不到范本、得不到老师的指导,只好对着榕树一笔一笔的写生,细致地观察,对于怎样用笔用墨都得自己去摸索。”

   对榕树多年的描摹,使陈先生有了更加敬畏自然、敬仰生命的感悟。在将榕树升华为艺术形象时,他的心性早已与榕树的品格互有相溶,从中获得激励,悟道人生。曾经有人诟病于陈仕镜非专业出身的画家身份,劝他不要再画,也不相信他能创作出优秀作品。面对种种非议,陈先生也曾犹豫,彷徨过,甚至想到放弃。但每到关键时刻,他又总会想起榕树倔强而不屈的个性,这使他再次绽放出强大的,静心明慧的心源力量,让他始终能以正能量的心态来勇敢面对艺术生涯中的坎坷。

   “遇到了困难,也想放弃,甚至把笔墨纸砚都收拾起來。其实一些不中听的话,对我来说是一种促进。我自已也有同样感觉,这些话对我帮助很大。”

   若以“画如其人”而论,陈先生的作品总透出一种正而不移,毅而不媚的风骨。观其榕树之作,以传统山水画的皴擦点染笔法为基,先以细笔小心翼翼地勾勒出画面布局和物状轮廓,后侧锋与中锋兼用写出树干与枝桠,尔后在树干上以细如牛毛的皴笔来表达光感的变化,墨色变幻也会以阴阳向背的规则进行浓淡相宜的经营,从而在盘根错节中凸显出透视效果,又极有西画的写实特色,让画面呈现立体感的同时,不失中国水墨韵致和精神。他表现的榕树,四时分明,形态各异,但无论何种姿态,尤其彰显的根干力量始终能成为作品中振奋人心的亮点。根深蒂固的扎实,如陈先生稳沉坚毅的个性和专注不辍的研习;欣欣向荣的葳蕤,亦如他迎难而上的勇气,终得枝繁叶茂的欣喜。陈仕镜以虔诚的笔墨,将榕树沧桑伟岸的身影绘入画卷。在静静地回忆,感受和荡涤中,似乎重新还原了生命本真,回归自然,感知万物,将心灵浸润于万象之庇佑,让身在滚滚红尘的芸芸众生能从他的画作中感受到一份致远的纯澈和弥久的恬淡。

中国书画名家陈仕镜艺术人生访谈录

陈仕镜作品《古树连理人连心》

   陈先生对艺术的用心至诚也让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陈仕镜现系中国艺术鉴定委员会艺术家学部理事委员,曾先后被国家艺术部门誉为高级画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画家、中日书画名匠、大师级美术家,2010年被中国艺联授为“中国绘画艺术大师”之称。面对这些成就,陈仕镜先生淡然地莞尔一笑:“其实我的画还在继续创稿,还处于乱涂乱沫的阶段,在用笔用墨方面还在摸索自已的办法。”

   陈先生的虚怀并非矫揉地故作姿态,他从1992年至今,在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一直致力于一幅两千多米长的《海西山河图》作品。这是一幅以体现改革开放后生产建设的辉煌成就、人情风貌、山河巨变、旅游风光等综合性题材的作品。二十多年的坚持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他总能发现画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和完善。其实,他想完成的,不只是一幅精美作品,更是要成全一个为画艺苦研终身的画者想要得到的,完美的艺术人生。

   “我一定要把‘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风向标,牢牢记住‘笔墨当随时代’的名言,传播八闽风光和家乡生产建设的辉煌成就。不讲享受,不讲名利,利用好晚年的每一天时间,为完成《海西山河图》的创作而努力。”

   一幅作品承载着陈仕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艺术追求,而家乡的大榕树则一直坚定着他不忘初心,始终专注的信念,不断激发着其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信心和勇气。在期待他画作圆满的同时,亦祝愿陈仕镜老人画艺更臻美,身体更康健!

相关阅读
 

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 版权所有,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