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推介Recommended更多>>

茅台国韵系列葡萄酒精心调配酿造,适合日常饮用、员工福利(M10),喜庆婚宴、公司庆典(M30),孝敬长辈、高端客户馈赠(M35)

────────────────

【以下内页广告位】

您当前的位置:艺术视点​网 - 专题资讯
 

中国书画名家于尚林艺术人生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4/09/01|作者:艺术视点网|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www.ceccen.com|浏览:686次

   唐诗人李白曾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氏行诗虽常入狂境,但从此中亦可感巴山蜀水之险绝奇境。故使其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之感叹也在 情理。若以奇险幽境入于巴蜀“一画”,则需要点染者有胸怀千壑的沉静妙思,入我于景的自然挥洒。能融此迁想妙得者,对于本就生长于巴蜀之地的于尚林先生来 说,亦得信手拈来之奇巧。

中国书画名家于尚林艺术人生访谈录

于尚林

   于尚林先生别号听雨轩主人,四川成都人。他与国画的缘分,实来自于家乡险秀山水的陶冶,自幼独特的悟性就让他对天府奇景产生一种直透性灵的人文 关照,能够解读出蕴藏于万壑层叠中的,自然而博大的气韵。在于尚林的整个艺术生涯中,虽也如其他画者般有“师古”临习之磨砺,但更能从承传古意中,在“写 生”的收纳和造化里脱胎而出气韵勃发,境界幽邃的生动之作。

   于尚林有扎实的西洋画功底,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猎。但他还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画的创作,而其中,尤以山水画最为见长。喜山水之人,常有海纳百 川之胸襟,而山水意境的呈现,又常常与画者之底蕴,学养有深厚渊源。观一方山水,既要有眼中之形,更要让心创之意融于神思。而技艺之研索,则是于法中取法 的“胜法”之修。

   亦如清·笪重光所云:“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拘法者守家数,不拘法者变门庭。”

   万壑收怀 曲尽其妙

   自幼便陶冶于天府之国的奇峰美景,常使人能在这“秀色美餐”中大快朵颐。这便让于尚林内心疏放豪迈的率直性情被逐渐唤醒。这样的情怀,让他具备 了能够“放下”的致远淡泊之心境。所以,他时时能够放下一切世俗名利纷扰和争逐,进行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曾长年跋涉长城内外,足迹便历大江南 北,访名师胜友,切磋技艺。他曾不辞辛劳,多次只身奔赴西部边远地区,沐浴西北风,看黄土高坡,体味大漠丝绸古道,朝拜艺术圣地敦煌。也曾观澜于黄河源 头,并走遍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在千山万水中开朗胸怀,悟道人生。

   自从走上绘画艺术之路起,秉承传统技法,始终坚持矿物质厚料作画。于尚林山水画先后承五代北派李成、范宽之势,南派董源、巨然之气。他主张画巴 山蜀水必成湿润轻岚之象,揽千山万壑于一体。南派山水,素以北宋董,巨为祖,其所绘,皆取自南方草木茂盛的江南实景,在技法运用上,也以内刚外柔之“披麻 皴”为用,且点簇,晕染相结合,极尽南方山水之秀润多姿。因气候所致,南方多湿润天气,尤其四川山水景色,多水雾云绕,空濛旖旎之形态。于尚林笔意,便有 承南画山水烟岚氤氲之水墨淋漓的笔意。然,天府景致,并非单以润泽迷濛之江南秀雅为要,其峰峦幽壑,山高水急,林木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的逼人之势亦要入于 笔墨之神韵。而以李、范为显的北派风韵,有寒林野水之平远开阔,亦得雄奇峻险之旷达气概。尽北方山水清朗萧索,浑厚奇伟之气势收于笔下。于尚林之南景笔 墨,熔北画雄健气魄来体现天府美景瑰丽中见险绝的神秘多姿,一展巴蜀山水之独特韵致。故其作品中,不仅得“南宗”之温润秀健,亦见“北宗”之疏阔旷达。

中国书画名家于尚林艺术人生访谈录

《都江秋色》巨幅山水画 2001年中秋创作于新疆军区 于尚林

   宋·范宽曾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然,“师诸物”则是关怀万象,道法自然的修习。而今,于尚林之思亦 与前人谋和:“师法古人是必须的一个经历。绘画的生命力在于取法于自然的博大,体悟出生命的坦然。我反对永远的只会照临的方式,只会去单一的研究技法的方 式,这样出来的作品,虽然技法娴熟完备,但却永远不能抒怀纵逸,更谈不上照会人心。”

   观于尚林先生山水国画,师于天然之景,实出澄澈之心,依据季节,气候,天时,晨昏,地理之不同,设色丰富,以自然取法。题材取作不一而足,极尽 朝阳映山之春意博发,夏日雨霁之初晴薄霭,秋浓萧瑟之意情阑珊,所谓“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巧做如是。墨韵浓淡相生映带,枯润兼施,分间布白疏密有 致,随意自然,过之则显压抑浑浊,不及却陷平淡无姿,所有变幻之呈现不仅要技法纯熟,更是画者胆识才学之透显。其山水势态之结构时而壮阔平远,自近山而望 远山,平川山色时明时晦,变化多端;时而深邃高远,似自山脚而向山顶之视野,呈山势突兀,山色清明,开朗豁达之意境;时而深远神秘,似立高山而俯瞰,山势 亦有沟壑峰起,山峦迂回,层层叠叠,重晦幽深之姿态。可谓把郭熙《林泉高致集》之山水“三远”境界纳于尺卷。

   于尚林之作虽以巴蜀山水为最,但又不限于巴山蜀水之取材。其作品《黄山烟云》《夔门天下雄》便是不可多得的臻丽之作。他的遍历游访让他在参悟自 然中获得了更多“澄怀”的透彻,让他以发端心底的,明净的智慧透过自然物状,感受到蕴含于万象中之生命动源,他在与山川树草的虔诚沟通中,亦会融入自己的 情思和审美意趣,将眼前之真山实水幻于笔底之绝代风华,展呈于观者面前的,既是美哉山河,若细品读,从中渗透的,却是灵秀,直透,深邃的人文情怀。巴蜀之 境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悠远,巴山蜀水之神韵藏于奇绝千壑中。于尚林得此一方山水哺育,其艺术思怀亦似这方山水样深邃而灵透。他的艺术修习实在是以巴蜀情怀 写尽天下山川。

   于尚林激动地说:“我的艺术观就是,坚决不搞拼凑的作品,一定要坚持写生。要用一种虔诚的心态去体悟大象无形,用笔酣墨饱来描绘大自然的真山实景。这样,所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拥有打动人心的,亘古不变的生命力。”

   巴蜀画杰 苦旅不怠

   于尚林先生被誉为“巴蜀派南宗”的继承发扬者。是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北京名人书 画院理事、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中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于尚林先生画作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获奖无数;在全国大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受到书画界名流的高度赞扬和书画爱好者的好评;其作品曾先后被兰州、新疆、总参部等17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收藏;巨幅画作《峨眉山》、《峡江秋艳图》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并饰壁于大厅,得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很高评价。

   著名美术评论家武磊曾评论:“于尚林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扎根于基层的人民艺术家,没有师从名门的背景,他的作品却是中国现代画家中为数不多走进美国白宫的画家。他时刻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和饥渴,他继续劲行在自己的艺术苦旅之中。”

中国书画名家于尚林艺术人生访谈录

泰山图

   于尚林亦常把自己的艺术生涯之“写生”所历形容为“艺术苦旅”,这似乎与其他众多画家以追求悠闲散淡,宁静致远的山人般的诗情画意不同,“苦” 的含义里,渗透着深深的寂寞,而从寂寞中蜕变出的,却是壮美磅礴的胸怀境界。这种孤寂,在不断“苦心智”“劳筋骨”的云游过程中,逐渐蒸腾出灵魂的纯净与 澄透,似甘露般滋养着于尚林心灵深处那块不扰之地,让他始终有一份不懈的,顽强的动力在不断索求着国画山水的巅峰意境。

   “今后,我依旧会一直这样写生,我不敢去偷懒,更不敢有丝毫怠慢,中国画的‘气韵生动’不能离开写生。要想让作品永远都葆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 须去阅尽真山真水的风貌,然后再把他们汇入当时的笔墨中。否则,作品就会陷入空洞和无趣。我不要让我的作品沦为匠人之作,就必须要有这种始终如一的坚 持。”如今,“写生”的意义对于尚林而言,已不仅仅限于抒尽自然气象的变化万千,更是一种深怀的崇敬和信仰,让他从平和的寂静沉向更为幽远的寂寞,只为探寻不为世俗沾染的心灵净土。

   “真正的艺术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修炼,跟物质是没有关系的。一些画家用时间去想着如何赚钱,而我宁愿用这些时间去写生。人与人的价值观不 同,我觉得,这才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我很欣慰我如今还保持着一份童心,让我感到生活每一天的新鲜,以及无处不在的,生命的美好。”在此,笔者更愿意把于尚林的艺术苦旅形容为朝圣之路,他确如一个虔诚的苦行僧,只身行走在茫茫的孤寂中,而在身后,却留下了诸多足以镌刻于人们生命中的不朽精神。

相关阅读
 

艺术视点网 www.zhhdq.com 版权所有,网站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使用